联盟资讯 联盟资讯
联盟资讯
GAHAI启动“未来感知工作坊”系列计划 探索跨学科创作中的人文介入路径
3
2025-10-28

2025年10月23日-27日,全球人文与艺术创想联盟(GAHAI)在秋季正式启动“未来感知工作坊”系列计划,联合来自设计、行为科学、写作、影像、声音艺术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青年实践者与研究者,围绕“如何在人文视角下理解未来”展开跨学科共创。

本计划聚焦于当下个体在数字压力、环境变化与文化断裂中对未来的经验缺失与感知模糊,强调通过艺术化的手段,重建人们对于“尚未发生之事”的思考路径与表达方式。

工作坊采取“议题定向 + 方法共创 + 作品试验”三阶段结构,首日由参与者共同围绕“我感知到的未来是什么?”进行集体书写与图像推演,逐步生成四大核心议题方向:“身体在城市中的未来感”“语言在变化中的衰退与生长”“人如何理解未知的系统”“感官如何介入科技决策”。

在方法共创阶段,不同背景的实践者组成若干“微型研究单元”,每组在限定时间内以自定媒介完成原型试验。有团队以即兴朗读与数据图形重构为基础,制作了名为《系统之外的声音》的声音档案墙;另一组成员结合城市步行、模拟演讲与角色编排,构建了一场沉浸式“未来简报会”;还有参与者以“非人视角”入题,模拟未来森林中动物如何传承记忆,最终转化为一组多感官互动绘本。

尤其引人注目的是“时差感工作组”提出的“未来不是明天,而是分布在今天的不同时间”理念。他们将老人与青少年围坐,共同书写对“20年后”的想象,并尝试用彼此的语气重述这些文字。该实验被转化为名为《借来的口音》的录音档案,在闭营展中引发深度讨论。

GAHAI指出,本计划的长远目标,是构建一套“未来感知的教育原型结构”,通过写作、设计、表演、实验图像与多媒体装置等形式,激活人文教育中的“未来建构力”。工作坊生成的部分内容已提交至联盟“青年教育内容库”,并将在下一阶段进入课程化路径。

联盟将邀请本地教育者与青年文化组织延续此模式,持续推动跨媒介创作与未来议题之间的连接实践。

 

编辑:秘书处